聚焦课堂教学 助力教师成长
——记市教科院专家来小学部集体视导听课
本学期安博官方网页版小学部将迎来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评估。这是我们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展示综合实力的绝佳机会,也是小学部各方面自我提升,追求卓越的良好契机。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确保百分百听课全员通过,而且还要争取更高的优秀率和社会影响力。
为此小学部教务处制定了及早谋划、分科负责、分段推进、重点跟踪、及时反馈、重在平时的实施策略。全体老师们早已积极行动起来,锤炼自身,突破自我,让自己的课堂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上级部门也高度重视此次我校评估,大力支持并给予帮助。市教育局委派教科院专家团率先于3月7日莅临我校视导听课,并召开教研讲座,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3月7日上午,教科院专家团一行六人由赵志祥主任率领分别参与了语数英三科共12节课的听课评课工作。虽是随堂课,但我们的老师们珍惜机会,认真准备,把随堂课上出了自己的风采。无论是资深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坚持实践学校的两个“看重”——看重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看重课堂学生学习能力和气质的展示,并对照“四个看点”,提升自身内涵,增强课堂底蕴。这12节课听下来,教科院专家给予了一致的好评。听课结束以后,教研员用一节课的时间与上课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评课指导,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材把握、课堂驾驭、教学基本功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使授课教师受益良多。迎评我们心里有底,因为功夫在平时,但我们可以借此难得的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下午教科院的专家团还分学科为本组老师进行了专门的教研讲座,对老师们的困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其中语文学科教研活动赵志祥主任和尹丹主任两位专家不辞辛苦,在上午满额听取了龚红芳、刘晓红、张鸿旭、陈西子、乔山和梁建桢的6节语文课后,下午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教研活动由小学部语文学科主任郭淑君老师主持,首先邀请尹丹主任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为我们进行介绍,她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为老师们解答小组合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例如小组如何分组、组员怎样分工、小组合作的适用情况、小组合作的效率问题等,最后为老师们在合作学习的探索上提了一些建议,可以多读一读有关合作学习的书籍,鼓励老师们多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让合作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紧接着赵志祥主任为老师们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他首先对这六位语文上课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这六堂课都做到了朝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向去努力,都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读书课,他也告诫老师们要淡化内容分析,摒弃一味地对课文内容的深挖,而应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他对小学部的整体语文教学水平很有信心,意味深长地告诫青年语文教师,要多向资深教师请教学习,因为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多优秀的榜样、教学的高手。他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待,语文老师还要多读书,多领着学生读书,师生共浴诗书的美好氛围,感受传统文化和汉字语言的魅力,那将是语文学习的最美境界。他还给我们简单介绍了诗词吟诵的方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件资料,为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和学生的经典诗文诵读打开了另一扇窗。
最后,郭淑君老师做活动总结,她代表全体语文组老师向教研员们的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希望他们再来、多来,我们非常欢迎,也特别需要。同时,郭老师还用八个字自勉,也是对老师们的提醒,那就是“繁花落地,速去读书”!
市教研员李一鸣老师和南山实验学校高雅老师听了数学组揭新生、李锦媛、郭淑铃和李倩怡这四位老师的展示课。执教老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备课,备课组老师一起进行了切磋、研讨。课上老师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亮点频出,精彩纷呈。听课老师仔细聆听,认真记录。课后专家对执教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指导。高雅老师在评课中对上课老师的个人素养予以肯定,表扬老师教学规范,以及班级中孩子的训练有素和师生关系的融洽。李一鸣老师在肯定上课老师教学理念先进和教学设计开放的同时,结合老师们的课,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点拨和指导。
下午在二楼数学探究室中,李一鸣老师,高雅老师和全体数学组老师们汇集在一起开展了教研活动。周烈夫主任和吴立新主任也全程出席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数学学科主任叶伟生老师主持。活动中,老师们聆听了高雅老师的“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课题研究,高老师分享了她在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究,给予老师们很大启发。
李一鸣老师在会上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与老师们展开交流。他指出:一是要重视教材,教材都是编者反复修改的,要了解编者意图。同时,做好两个准备:抓准知识点和选好课型;二是要选准问题。一节课定好1-2个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三是用好情境。情境创设要尽量现实化,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将情境动态化,教材是文本是静态的,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故事发生在生活中,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四是细化教法,这是上好一节课最难也是一节课精彩之处。比如什么时候让学生上台,上几个人,要有思考准备;让学生对话,怎样组织都要考虑具体;交流过程用教具,还是动画演示,这都有许多细节,但这是功底,教师的基本功都在这体现。五是要有多样化的练习。练习是有形式、节奏的,尽量当堂练习,减轻负担。
英语教研员肖牧老师听了冯绍标和赵婷两位青年老师执教的英语课。她评价说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很清晰,老师设计的思维导图,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扣住了本课堂的主题,抓住重点。教学流畅自如,老师很会编故事和讲故事,学生参与的兴趣高,学生能力也很强,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一堂课学的很轻松。
在下午英语组的教研会议上,教研员肖老师的讲解引发了老师们积极的思考:如何关注活动环节设计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语用输出量,把主动权下发给学生?如何让语言交流有信息沟、信息差的存在,让交流更有有意义?如何让教学环节设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实现螺旋上升?如何让小组合作的指令明确规范,如何让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等。
专家们的点拨让老师们豁然开朗。这样的教研活动,立足于课堂,扎实,有效,切实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